以“創新鏈”為抓手打響“上海制造”品牌

作者:權衡

上海科研機構集中,既是建設科創中心的骨幹力量,也是打響 “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支撐。這就需要聚焦重點領域,加強重大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爭在基礎科技領域取得大的進展,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實現大的突破,集聚和帶動一批相關產業鏈企業,推動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這個過程呈現的是推動創新資源集聚、打造“創新鏈、產業鏈和價值鏈”三鏈融合發展的高端制造業創新發展的新模式。

打造“創新鏈、產業鏈和價值鏈”三鏈融合發展新模式

在當前世界經濟不穩定因素加大、全球制造業競爭日益加劇、我國制造業升級轉型和創新發展的現實背景下,打響 “上海制造”品牌,發展高端制造業,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無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戰略和現實意義。上海作為國傢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必然要在高端油煙異味處理機制造業發展、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等方面代表國傢參與全球制造業新一輪競爭,這不僅是國傢發展戰略的需要,也是上海城市能級與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的重要標志。

在新的國際形勢和背景下, “上海制造”要積極順應和跟蹤全球產業發展新趨勢和國際分工新態勢。當前全球制造業發展與技術創新正在發生新的變化,從傳統的比較優勢、資源稟賦條件等決定的市場分工和產業分工,逐漸轉向由各類創新要素決定的全球價值鏈分工新體系;一個國傢或城市參與全球產業分工的競爭力,關鍵不再看你有什麼傳統的比較優勢和傳統的資源稟賦條件,而是取決於該國或者城市的創新資源集聚能力、創新功能完善程度,進而由此決定並形成的 “創新鏈”的大小和多少。從當前以及未來發展看,一國或者一個地區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佈局、結構和特點,從根本上說由其“創新鏈”決定。從歐洲產業結構、美國產業佈局以及日本等國傢產業政策的新變化、新動向來看,世界主要經濟體正在致力於打造 “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融合發展的創新模式;在這個新的產業發展模式背後,人們更加關註和重視的是由創新要素集聚、輻射與創新能力所決定的 “創新鏈”,因為 “創新鏈”在本質上決定瞭產業鏈和價值鏈的內在格局與發展態勢。也正因如此,上海在新一輪發展中,緊緊圍繞建設科創中心、集聚創新資源、打響 “上海制造”靜電油煙處理品牌,實際上也正是抓住全球產業調整、新一輪制造業佈局與科技創新新態勢的一種主動選擇和積極作為。

在“創新鏈”的培育與發展中實現核心與關鍵技術突破

當前,上海正在加快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建設,不斷提升 “上海制造”的能級與影響力。 “上海制造”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就是要 “突破核心和關鍵技術”,“主攻國傢急需,強化技術攻堅,帶動產業集聚,研究制造代表國傢未來競爭力的高端優質產品,建立健全特色鮮明的現代產業體系,不斷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

筆者認為,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從打造 “創新鏈”入手,形成 “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融合發展的產業新格局,發揮 “創新鏈”在 “產業鏈”和“價值鏈”中的決定作用和支配作用,在 “創新鏈”的培育與發展中實現核心與關鍵技術的突破,加快發展上海高端制造業,打響 “上海制造”品牌與國際影響力,提升上海城市能級與核心競爭力。具體來說:

第一,發揮上海科研機構集中的優勢,進一步吸引、集聚與整合各類科研要素,形成“創新鏈”的科學研發與創新策源地。上海有大量的科研院所、高校實驗室、創新人才、外資研發機構等,需要消除阻礙各類要素自由流動的無形和有形的體制機制障礙,讓各類創新要素與資源在市場化配置中進一步集聚,形成各類共性的科學研發與集聚平臺,使得上海成為“創新鏈”的科學研發的重要策源地。

第二,發揮上海創新與開放發展的優勢,以最完善的激勵和動力機制,吸引和激勵各類創新主體自主聚合、自主創新,按照市場化原則,實現各類科研資源的產業化和市場化發展。營造市場主體善於發現科技與創新的市場機遇,能積極推動科技要素的產業化與市場化轉化。這就要更加營造開放發展的環境,發揮上海開放與創新融合發展的最大優勢,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推動技術與產業升級發展。

第三,要全面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營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打通各類科學要素、人才要素、技術要素、創新要素以及資本要素、制度要素等通道,推動各類要素自由流動,在“創新鏈、產業鏈與價值鏈”融合發展中實現合作共贏與可持續發展。

第四,要積極培育具有科學精神、創新精神與工匠精神的科學傢、企業傢與產業工人,促進 “三種精神” “三支隊伍”融合發展,形成全社會尊重創新、崇尚創新、寬容創新的良好氛圍和環境。

第五,要積極抓住長三角一新竹靜電機保養體化發展與上海龍頭帶動作用的新機遇,在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中打造“創新鏈、產業鏈和價值鏈”融合發展新態勢,帶動長江經濟帶創新發展和協調發展,形成長江經濟帶全新的產業鏈和價值鏈,為加快構建中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先行先試,創新探路。(權衡)

[責編:劉朝]

閱讀剩餘全文()


胡印斌:別讓甲醛超標絆住長租時代的步伐 進入長租時代,房屋租賃市場實際上已經承載起一個龐大群體脆弱的安全感,有必要經過商業倫理、政府倫理的全方位檢視,避免讓甲醛超標絆住長租時代的步伐。 2018-09-03 17:02 王石川:交管所亂來,別止於整改 這件事,不是簡單的道德問題,不可輕描淡寫,內部“消化”,涉及國法的案件,就應該讓司法說瞭算。依法嚴懲該事件的相關責任人,一個都不能姑息。 2018-09-03 12:53 默 城:中介轉租公租房,暴利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規則明晰嚴格,可相關的房東和房地產中介都選擇漠視而非遵守。即使真的是部分中介的私人行為,也難掩漠視規則的本質,反映瞭相關企業對工作人員和門店管理規范的現實缺失。 2018-09-03 17:20 馬滌明:學區劃分不應淪為開發商促銷工具 劃分學區本屬於公共事務,不該與房地產開發的商業利益相掛鉤。即便是私立學校,其學區劃分也應遵守國傢相關政策,辦學方向、招生管理上不能偏離公共性原則。 2018-09-03 12:53

周筱贇:期待反殺案成為出臺正當防衛司法解釋的契機 法律應當維護基本的社會正義,“正當防衛”是一個態度鮮明的制度,它是人身安全受侵犯者的護盾,應當鼓勵公民積極、勇敢地制止不法侵害行為,而不能偏向於保護惡人。 2018-09-02 10:41 沈 彬:隱蔽的“暗網”不是法外世界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披著賽博冰冷外衣的“暗網”,同樣不是法外世界。“暗網”犯罪,隻要侵害中國的國傢利益,觸犯中國法律,那麼就處於中國刑事法律的管轄權之下。 2018-08-31 16:59 劉昌松:反殺案防衛定性:樸素正義觀與法律並不矛盾 過失犯罪也是犯罪,立案追訴沒有錯。可司法機關對於此類明顯屬於正義同邪惡作鬥爭的公共事件,是否可以不必急於定性立案,更不必急於抓人,以避免人情與法律的過度緊張。 2018-08-31 16:57 盤和林:個稅改革與居民收入關聯,增幅不宜過快 倘若減稅步子跨得太大,就會導致有關部門彈藥不足,很難實施子女教育支出、贍養老人支出等專項扣除,來減輕低收入傢庭的生活負擔,導致稅收的調節收入分配功能大打折扣。 2018-08-31 12:00


熊丙奇:禁止學生把手機帶進課堂應如何落實 學校成立學生事務中心,可由學校領導、教師代表、傢長代表、學生代表、專業人士代表共同組成管理委員會,負責制訂具體實施細則,並由管理委員會負責進行批評教育。 2018-08-31 11:55 胡印斌:抱怨宿舍差就面臨失學,民校不能為所欲為 傢校共同努力為孩子構建一個相對舒適的環境,本就是正當並且應當做的,任何人都不能隨意以各種名目剝奪,更不能轉嫁怒氣,讓孩子承擔“校長生氣瞭,後果很嚴重”的惡果。 2018-08-30 11:57 劉桂明:住宅70年自動續期:亦喜亦憂的居住權 “居住權”和“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的提法,可以說開啟瞭一個新紀元。如果說,這是一喜。那麼,對於所謂自動續期的後續收費一事,則是一憂。 2018-08-30 12:01 鄧海建:8萬元打車費?旅遊平臺別用鬧劇帶流量 8萬元的打車費,並不能送旅遊平臺去道德高地,靠譜的服務、完善的救濟,遠比小概率的幸運要好得多。一句話,我們對於美好旅遊的向往,不能總是寄望於媒體曝光。 2018-08-30 11:58

孫 曉:回顧國羽亞運:年輕運動員需承擔起更多責任 國羽整體實力下滑、人才結構斷裂的現狀不容忽視。為運動員解綁的方式,不應該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越是輿論環境寬松,運動員越應該保持對自己的嚴格要求。 2018-08-30 12:05 於 平:對破壞自然遺產的刑事追責不能形同虛設 唯有高昂的違法成本才能對類似惡意破壞形成強大震懾。對於把自然遺產“挫骨揚灰”的行為,期待甘肅相關方面對肇事者進行重罰,哪怕罰到其傾傢蕩產,身敗名裂,也在所不惜。 2018-08-29 11:55 熊丙奇:怎樣佈置作業應由教師和傢長委員會民主決定 由於缺乏現代治理機制,很多學校擔心組織學生戶外活動出安全事故,加之覺得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等無助於提高成績。學生沒有在學校裡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從小就變“宅”瞭。 2018-08-29 11:52 朱永華:讀懂視頻報警背後的安全感憂慮 順風車事件後,大傢期待一個更為便捷的報警方式出現,能夠發揮威懾歹徒、快捷報警、保存證據等效力,從而保護市民的人身安全免受侵犯,及時鎖定證據、打擊犯罪。 2018-08-29 11:49

堂吉偉德:調料中添加罌粟殼當嚴刑重罰 當有關部門發現商傢銷售摻有罌粟殼的食品,應第一時間予以立案追訴,一律依法給予法定范圍的最高限處罰。唯有如此,人們舌尖上的安全才會得到保障。 2018-08-29 11:50 劉婷婷:人格權“獨立成編”,讓民法典閃耀“人”的光芒 在民法典起草中將獨立的人格權編納入其中,這種對公民人格權的莊嚴確認與嚴格保護,有助於公民權利意識的覺醒,而民事主體的人格利益獲得法律加持,亦能更好地免受外來不法侵害。 2018-08-28 12:00 熊丙奇:偽造出生證讓孩子提前入學:功利焦慮的育兒心態 為讓孩子提前入學,傢長不惜以身試法,偽造出生證。這和趕在8月31日入學截止日期前進行剖腹產一樣,都暴露出當前傢長“不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心態。 2018-08-28 12:00 堂吉偉德:受災大棚投保率低,責任缺位亟待補強 假若有瞭商業保險的兜底,無論是出現怎樣的災害,都不至於讓菜農們陷入欲哭無淚的境地。所謂的“東山再起”,也能做到理想與現實的有機結合。 2018-08-28 12:00

加載更多

靜電機


4CE669591D7BE319
arrow
arrow

    fwrgg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